历史上,明朝军队将金属铠甲替换为棉甲的原因是什么?
棉甲的起源最初是在元朝有蒙古人最先使用的,蒙古人在对南宋的战争中开始装备棉甲。铠甲在冷兵器时代一直在不断的演化改进,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主要的甲胄为石甲、铜甲和铁甲。此后草原民族开始逐渐崛起,由于金属比较稀少,开始出现了皮甲(皮革这东西游牧民族不缺),虽然防御力有限但却轻便、廉价、易得,同时也有一定的防御力。
唐代开始出现了纸甲,至元朝时期棉甲开始登场,此后的明、清两朝也大规模的装备棉甲。
棉甲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
一、不错的防御力
在火器出现后一些传统的甲胄就基本上失去了作用,而铁甲为了增加防御力就要增加重量,而棉甲在不用大幅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就能有不错的防御力。棉甲是***用棉花反复捶打压实,中间嵌入铁片用铆钉固定,再用布将其连起来制成铠甲,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复合装甲,所以棉甲的防护力不比铁甲差。
二、环境适应能力强
明朝的主要战场在北方和南方,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套着一套铁甲就跟抱着个冰旮瘩似的;而岭南地区气候多雨、潮湿,铁甲极易生锈腐烂;纸甲又不耐用容易损坏。所以既保暖又不易生锈还耐用的棉甲就成了最佳选择。
三、制造成本低
要说棉甲防御力能胜过同时期的欧洲板甲有点过于自信了。自中世纪后欧洲的金属加工工艺已经领先中国,所以才出现了那种全身都被包裹起来的板甲,但其工艺复杂造价高昂不是一般人能够用的起的。棉甲主要***用棉花和铁片,自明朝初***大力提倡种植棉花,不但自用还大量出口。由于充裕自然就便宜,再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就相对低的多,便于大规模装备。
综上可以看出棉甲的优势:相对轻便和不太弱的防御力;穿着舒适环境适应能力强;工艺简单、材料充裕、造价低廉,便于大量装备。
随着火器的发展,线膛枪大规模用于战争后,板甲、棉甲就通通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额好好想明朝历史上并没有将金属甲换为棉甲
一、明朝高级军官和重装部队仍以铁甲为主。
明朝将领们穿山文甲,有穿罩甲、锁子甲。在明末郑成功的部队主力仍是重甲部队。
二、棉甲和皮甲缀一部分铁皮,这是从元朝开始节约成本下普通士兵的防护品。
由于棉花在明朝广泛种植,而皮质品相交还是成本太高,导致棉甲的在明朝普通士兵中的普及。
同时为了遮蔽作用,一普通士兵的铁皮用料不足***用布面遮蔽可以防止敌人攻击缝隙。二防止风吹日晒,提高甲胄的耐用性。
当然戚家军为追求步兵的机动性,普遍***用棉甲但时其是为配合其他的如阵型和针队对阵敌人所做的合理调整。
三、何时取代棉甲开始大量装备
明末清初火器的广泛使用,厚实棉布对其的防护作用开始凸显,因此棉甲开始广泛应用八旗士兵。但其仍是内衬铁皮内外覆棉布的形式,金属铠甲没有彻底被取代。
铠甲的发展和武器的发展是一致的,很多人觉得明晃晃的铠甲好,可是随着火器的发展,这种防具越来越不实用。同时期的欧洲和亚洲近乎同时使用了棉甲(法国和后期的明,清)。战场上的人可不管好不好看,能不能保命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明朝后期,将金属铠甲替换为棉甲。明朝盔甲蛮好看的,因为是棉甲,容易穿着合身。我觉得马上部队,尤其是骑射的,盔甲越轻便越好;列阵进击的一线步兵,盔甲越厚重越好;面对球形弹丸,棉甲是上选,不沉,防护效果应该不差。腓特烈大帝曾经在战场上被一枪打下马来,当场昏死,但是弹丸被三层棉衣挡住捡回一条命。
所以我觉得明朝用棉甲还是很对的,再说北方冷,多穿点好。当时明朝的步兵很质朴,能吃苦,冬天打仗也不戴手套,基本就是乱哄哄一拥而上的大规模械斗。对这样的部队,这样的打法,穿棉甲应该还是蛮有用的。棉甲分重型和轻型,轻型的很薄,比衣服厚不了多少,其实内部还有防御力。
棉甲内部是有锁子甲的,棉甲内部有夹层,里面有铁片,外面还有密密麻麻的铁扣子,名家里面还有一层很薄的锁子甲,做工很精细,或者是用金属丝缝出来的坎肩,能起到一定的防御力。棉甲里面有夹层,有密密麻麻的小铁片,或者是在之中缝入了大量金属丝,韧性极强,剪刀都不一定能剪烂。
西方同样曾经大力发展防御火器的盔甲,胸板甲的厚度甚至达到过丧心病狂的4mm,而后才逐渐放弃对于火器的完全防护力。在中国也是同样历程,明朝中后期出现的防御力巅峰的盔甲:链板甲,用锁子甲将大块的板甲连在一起的一种盔甲。
在西方全身板甲出现前也曾出现过的一种盔甲,但是渐渐被防御力更差布面甲甚至是棉甲所取代,到了清朝更是没有再装备过这种明显对于火器防御能力更强的盔甲,最终棉甲占了上风。
首先同样厚度的扎甲防御力是要低于板甲的,因为甲片互相叠加的地方是最容易被损坏的地方,美国测试龙鳞甲防弹衣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而明朝扎甲鳞甲的甲片厚度通常是在0.5mm,并没有数据显示明朝的甲片厚度有增加的趋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服装搭配学生夏季服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服装搭配学生夏季服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